雙絞屏蔽電纜/計算機電纜ZR-DJF46PGP嘉祥
繼電結合電路導通根據筆者的施工經驗 在計算機設備與繼電設備聯(lián)
接調試前 應先單獨對繼電部分的電路進行導通 導通的重點是檢查電路
的正確性 由于計算機設備是采用電子電路 如果發(fā)生了電路短路或電源
混電現象 很容易燒壞電子設備 在檢查時 特別要檢查電源是否有短路
、混電現象 在仔細檢查后 確認無誤時 才可將繼電電路與計算機設備
聯(lián)接。對繼電結合電路的單獨試驗導通 當下一步計 算機與繼電電路聯(lián)接
試驗時 也容易判斷故障出現的位置。 繼電電路單獨導通時 從接口架送
電 動作繼電器來模擬計算機操作 如果繼電器驅動電源是由外部的穩(wěn)壓
電源提供 只需從穩(wěn)壓電源上引接電源至接口架 動作相應的繼電器 就
可以對繼電電路進行試驗 如果電源是由計算機設備內部提供 則應先取
得驅動電源的技術參數 選擇較為近似的其它電源或制作簡易的整流電路
得到近似的電源來進行試驗。雙絞屏蔽電纜/計算機電纜ZR-DJF46PGP嘉祥
在采集電路核對無誤后就可以使用計算機逐個驅動動作繼電器以
檢驗驅動電路的正確性和有效性。驅動電路試驗時主、備機一般應只開
一臺機器先開主機對所有的外部動作繼電器進行逐個驅動驗證A機驅
動電路的正確性再關主機開備機逐個對動作繼電器進行驅動驗證
備機驅動電路的正確性。主、備機單獨調試完畢后再將主、備機同時打
開對外部繼電器進行驅動驅動的同時檢查主、備機驅動單元上顯示的
*性和繼電器動作的正確性。
計算機聯(lián)鎖是我國鐵路信號聯(lián)鎖的發(fā)展方向因此掌握計算機聯(lián)鎖
的試驗方法對于保證施工質量保障行車安全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計算機
聯(lián)鎖施工有其*的技術要求在施工中應注意的重點問題是:地線的敷設
;室內設備配線時應注意電磁屏蔽線的正確連接;導通試驗的正確順序對于
保證順利試驗和防止損害計算機設備
成纜元件的結構a)對線組——兩根絕緣導體相互絞合在一起,并分
別標定為
a線、b線;b)三線組——三根絕緣導體相互絞合在一起,并分別標
定為a線、b線和c線;c)四線組——四根絕緣導體相互絞合在一起,并
分別標定為a線、b線、c線和d線。
成纜元件的節(jié)距成品電纜中,1.5mm
2及以下任一成纜元件的zui大絞合節(jié)距應為100mm;2.5mm
2及耐火型電纜任一成纜元件的zui大絞合節(jié)距應為
120mm。電纜中非屏蔽成纜元件相鄰成纜元件宜采用不同的絞合節(jié)距。
成纜元件的識別成纜元件可采用色帶或數字或色譜識別。如采用色譜
識別,對線組色譜推薦采用藍/白、紅/白、綠/白、紅/藍,藍/白對為標志
對,其色譜推薦按表4規(guī)定執(zhí)行。三線組和四線組色譜制造企業(yè)自定。
對于非屏蔽兩對電纜也可采用四芯星絞組型式。星絞節(jié)距應不大于
150mm。
成纜元件分屏蔽
分屏蔽可采用金屬帶繞包或縱包或金屬絲編織型式。軟電纜如用于移
動場合應用銅絲編織結構型式。
對于金屬帶屏蔽,屏蔽帶下應縱放一根標稱截面不小于0.2mm
2的圓銅線或鍍錫圓銅線作為引流線,確保屏蔽的電氣連續(xù)性。金屬屏
蔽帶的厚度為0.05~0.10mm,重疊繞包層的重疊率應不低于25%,縱包重疊
率應不低于15%。復合帶材其金屬面應向內側。包帶層應平整不得漏包。
對于編織屏蔽層,編織單線直徑不小于0.12mm,編織密度不小于80%。
編織密度按
在屏蔽層的外面應繞包二層0.05mm厚的聚酯帶或其它在電纜zui高額定
工作溫度下不會熔融的非吸濕性帶材,每層的zui小搭蓋為25%,或是繞包一
層,zui小搭蓋為50%。
纜芯按同心式絞合,相鄰層絞向相反,zui外層絞向為右向。
纜芯絞合節(jié)距不大于成纜外徑的25倍。
纜芯外重疊繞包一層厚度為0.05mm聚酯帶,也可采用其它在電纜zui高
額定工作溫度下不會熔融的非吸濕性帶材作為包帶材料,其繞包重疊率不
小于50%;或繞包二層,繞包重疊率不小于25%。
屏蔽形式:屏蔽形式分銅絲編織,復合帶材繞包或縱包,鋁塑復合帶+
銅絲編 金屬帶繞包或縱包采用0.05~0.10mm的軟銅帶或符合金屬帶重疊繞
包或縱包,重疊率應不小于15%。復合帶材其金屬面應向內側。包帶時應在
金屬帶下縱向放置一根標稱截面不小于0.5mm2的圓銅線或鍍錫圓銅線構成
的引流線。
銅線編織如果采用銅線編織,編織用圓銅線的標稱直徑應符合表6的規(guī)
定,其編織密度應不小于80%。銅線編
織時不允許銅線頭裸露在編織層外面,銅線頭裸露時應停車修整。銅
線編織層不允許整體焊接。